過往活動

Media Coverage - Elderly Anti-Crime Ambassadors Scheme

2012/05/29

媒體報導: 電話騙案趨升 警民應合力打擊
 
資料來源: 成報 - 要聞 - A03
日期: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標題:  電話騙案趨升 警民應合力打擊
參考網址:  請按此

 

請按上圖放大瀏覽
 

據警方公布數據顯示,今年首季本港電話騙案數字有上升趨勢,騙徒成功利用電話騙案取款的數目為157宗,雖較去年同期的212宗少,但企圖行騙不遂的案件數目則有上升趨勢,本年首季數目為382宗,較去年同期的213宗上升。東九龍總區重案組指出,在警方不斷宣傳下,超過八成市民對電話騙案的認知有所提升,但仍有不少長者因一時情急,擔心親友危險,跟隨電話的指示照做,令騙徒有機可乘。

電話騙案是近年較「時髦」的行騙手段,開始較多的是報「喜訊」,說機主是幸運兒中了國際大獎,只需按指定帳戶先交付手續費,便可攞得現金大獎。此法太濫後,騙徒們又想出新招數,說是機主的親友「賭輸錢」,由子女「作擔保」,索取巨額「贖款」。這種招數屢屢得手,就是利用人們關心愛護親友的心理行騙,而且對象多是年長老人。觀塘警區今年1月便接獲12宗電話騙案舉報,騙徒手法是專向長者埋手索取巨額「贖款」,用以營救被指「賭輸錢」及「作擔保」的子女,其中四名長者受騙。

隨著中港兩地交往頻繁,近來多了騙徒從內地打電話行騙。「XXX,你猜我是誰?」若機主上當便提出索錢的要求;或表示在內地遇上車禍,急需現金治療。這種「扮朋友」的電話騙案,2010年便激增十叁倍,失款690萬元。本月初,一名52歲男子收到聲稱是朋友的來電,表示在內地有危險,要求匯款6萬元到一個戶口;事主匯款後再向朋友查證,並確認他安全,事主始知上當受騙,於是報警。

面對電話騙案頻生,如何防範,警方和社會團體的做法主要是加強宣傳,提醒市民尤其是長者小心防範,這是十分必要的。觀塘警區、觀塘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真光苑長者地區中心舉辦的「松柏滅罪先鋒計劃」,專門教導長者及退休人士防罪信息,耐心提醒長者遇到陌生人上前搭訕,或陌生人電話,當對方要索取金錢時,要先想清楚事情的真偽,並且找第叁者商量,不能輕易把金錢交予對方。這些宣傳活動值得在各社區廣泛推廣,讓更多長者識別騙案,和學會拒絕騙徒。

加強宣傳做法是有效的,在電話騙案增加的時候,受騙上當個案反而下降,表明市民的警惕性提高。但是,警方不能只從防範的角度對付騙徒,更應以主動出擊的姿態,阻止騙徒行騙,並設法擒拿騙徒。

警方有必要加強與電話服務供應商合作,對行騙電話進行跟蹤、監聽、錄音,設法鎖定發自本港的行騙電話,順藤摸瓜,擒拿騙徒;對於發自內地的行騙電話,則應把有關資料轉交給內地的公安部門,通過兩地警方合作,搗破騙局。

作為市民,更應時刻提高警覺。不法分子看準長者愛護後輩心切的心理,編造故事令長者上當,所以,任何人接到陌生人電話,一旦遇上索取金錢的事,必須冷靜叁思,並立即找第叁者商量。

專家還提出一些預防電話騙案的方法,如避免接聽沒有來電顯示電話;未確定對方身份前,切勿透露個人資料或正獨自在家;切勿與不知名來電者展開對話或猜測對方身份;如來電者繼續纏擾,可向警方或電話服務供應商舉報;切勿相信過分美好的承諾。

若人人都提高警覺,電話騙徒便再無市場了。

 
 
如對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真光苑長者地區中心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357 9963或電郵至 tlvmede@cfsc.org.hk本會將儘快與閣下聯絡。
 
按此瀏覽中心網頁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真光苑長者地區中心
地址:九龍觀塘翠屏道3號4樓
電話:2357 9963
電郵:tlvmede@cfs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