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智好健康加油站—為認知障礙症患及照顧者提供支援
2023/01/27
認知障礙症患者會出現記憶力及說話能力漸差等問題,與人溝通困難。為了協助患者及照顧者,維拉荻茜智活記憶及認知訓練中心於2月11日舉辦「智好健康加油站」,邀請高級言語治療師為照顧者講解溝通實用技巧,從而提升患者的表達能力,此外,亦有照顧者分享互助小組,透過分享及交流,紓緩壓力。

最新一期 Carer Link 照護同行通訊 現已出版
2023/01/27
想知有關照顧長者的資訊?想知有什麼服務,可以減輕照顧壓力?了解長者的照顧規劃?
請瀏覽最新一期 Carer Link 照護同行通訊 Issue 13!

翠藝中心及尚恩家舍開幕典禮暨開放日
2023/01/17
CFSC位於蘇屋邨的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翠藝中心」及中度智障人士宿舍「尚恩家舍」日前舉行「開幕典禮暨開放日」,我們榮幸邀請到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 葉巧瑜女士、民政事務總署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黃昕然先生, JP、勞工及福利局助理康復專員梁美儀女士、社會福利署署理深水埗區助理福利專員盧淑儀女士、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董事會主席關銳煊教授及總幹事梁少玲女士主持啟動儀式。

CFSC祝大家兔年平安喜樂!身體健康!
2023/01/17
農曆新年將至, CFSC特別為大家送上由本會趣樂幼稚園學生繪畫的電子賀卡,
祝願大家新年快樂,平安是福,喜樂年年,身體健康!
《二賣》: 宣揚環保重用衣物及電器的二手慈善義賣活動
2023/01/17
又到農曆新年,大掃除時有否發現家中有很多無用的物品? 有沒有想過可以賦予它第二生命? 在新一年讓我們擺脫傳統觀念,善用重用物品,透過建立綠色生活,為兔年帶來好的開始!由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的賽馬會「回收轆轆」流動環保計劃將舉行1月份《二賣》二手慈善義賣活動,預計將有超過1,000件已消毒清潔的二手衣物,以及超過200件二手電器,分別以建議最低捐款價 $10 及 $40 進行義賣,以推廣社區共享文化外,同時讓區內有需要人士以低廉的價格添置生活所需用品。

「復康券」慈善籌款運動2023 CFSC線上義工招募
2023/01/16
根據統計處數字,全港逾三分之一人口為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復康服務需求殷切。因此,本會參與「復康券」慈善籌款運動2023,於1月7日至3月31日期間公開義賣,每張定價港幣$20的「復康券」,為本會殘疾、長期病患及精神健康服務籌募經費。立即認購或登記成為CFSC線上義工!攜手幫助殘疾及復康人士,讓他們得到更適切的服務!

義工嘉許禮2022 感謝義工無私付出
2022/12/30
本會一年一度的「義工嘉許禮」日前圓滿舉行,感謝一眾企業/團體及個人義工在過去一年繼續與我們同行,他們的無私貢獻,令本會得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縱然面對疫情的影響,仍然無間斷的支援我們,一起協助社會有需要人士。
今年義工嘉許禮的主題是「義‧在一起」,藉此感謝及表揚過去一年一眾義工與我們在一起齊心協作。活動分兩日舉行,分別是「企業/團體義工嘉許禮」及「個人義工嘉許禮」,得獎義工們聚首一堂,對我們是最大的支持及鼓勵,活動亦在一眾掌聲和歡呼聲下圓滿結束。

和悅軒及幸福雜貨舖開幕典禮暨「希望墟」服務推廣日
2022/12/29
CFSC精神健康服務轄下的和悅軒及幸福雜貨舖於12月16日舉行了「開幕典禮暨『希望墟』服務推廣日」,開幕禮邀請到社會福利署署長李佩詩女士蒞臨主禮,聯同西貢民政事務專員(署理) 周達榮先生、黃大仙及西貢區福利專員吳偉龍先生、基督教聯合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彭培輝醫生代表、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董事會主席關銳煊教授及總幹事梁少玲女士主持揭幕及亮燈儀式,象徵和悅軒正式開幕,並座落翠嶺峰的新會址,聯同我們的流動宣傳車「幸福雜貨舖」,將「希望」、「和諧」、「健康」及「快樂」四個復元要素注入社區,攜手為服務使用者提供以人為本的服務,共建一個富希望、活力及精神健康友善的社區。

「幸福聖誕屋—家+愛滿築」開幕禮
2022/12/28
疫情肆虐三年,對社會造成深遠影響。因著防疫的需要,大家被逼困在有限的空間內,與社會的聯繫減少了,甚至與家人的相聚也減少了。疫情,讓我們再次驚覺世事的無常和生命的無助,更讓我們體會到「愛要及時」。

感謝各界支持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在。一起」全港賣旗日
2022/11/30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在。一起」全港賣旗日已於11月26日順利完成,衷心感謝各界的支持,包括「柴犬工房」的雪比及一班可愛的朋友仔、所有企業伙伴、媒體贊助、團體及學校的支持;無懼天氣,在街上為我們賣旗的義工、在各個崗住支持我們的同事們;還有是以行動買旗支持我們的每一位市民,感謝你們的慷慨解囊,與我們「在。一起」幫助有需要的人。
而在活動當日,我們特別在總部的愛心廣場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啟動禮,為一眾義工打氣!
再次感謝你們每一位的熱心參與!

第68屆周年大會圓滿舉行
2022/11/30
本會第68屆周年大會已於2022年11月18日(星期五) 假本會禮堂圓滿舉行,大會榮幸邀請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 JP蒞臨主禮,並得到一眾董事會成員、友好機構、團體及會員出席支持。
周年大會由本會主席關銳煊教授、董事會成員郭偉強先生及總幹事梁少玲女士主持,會上除進行會務報告,分享本會多項服務發展,更頒發董事長期服務獎、員工獎學金及員工長期服務獎。本會衷心感謝各董事會成員與同工的無私付出和努力!
因應社會需求的改變,本會的服務亦發展了不少的新模式,與各界攜手服務社會有需要人士,建設更美好的城市,來年我們會跟各界友好一起繼續努力!

「伴逆同行之打機背後……」家長講座
2022/11/29
本會活力家庭坊(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為回應區內青少年家長的需要推行家長支援計劃。計劃透過不同手法讓受困於管教及親子關係的家長,以人本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 ,緩解與正值處於「暴風」期的青少年子女相處時的張力,確立屬於彼此的相處之道。計劃將於2022年12月3日(六)上午10:00至中午12:00在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1樓禮堂舉辦處理子女沉迷打機及網絡問題之講座,由臨床心理學博士李永康先生繼續以人本存在主義的角度,與家長一同探討子女的內在需要,在糾纏的親子關係中找到出路。

「共融西九社區參與計劃」 無障礙多元活動
2022/11/18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攜手舉辦、由民政事務總署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贊助的「共融西九社區參與計劃」,將於今年12月至明年2月舉辦13場無障礙多元活動,鼓勵殘疾人士及非殘疾人士一同參與。參加者可以西九文化區作為平台,從多元角度出發,感受西九文化區通達共融的氛圍,遊走在藝術文化之中,激發新思維。

共融西九社區參與計劃:「認識不同殘疾人士需要」網上講座
2022/11/04
現今社會重視多元文化及共融,讓大眾認識不同殘疾人士的需要有助大家一同建立和諧共融的社會。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攜手舉辦、由民政事務總署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贊助的「共融西九社區參與計劃」將於本年11月17日(四)舉辦「認識不同殘疾人士需要」網上講座,由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學家張展圖博士講解殘疾人士的類別、心理及社交上的需要,加深大眾對殘疾人士的認識。

共融西九社區參與計劃 — 「社區共融大使」招募
2022/10/28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攜手舉辦、由民政事務總署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贊助的「共融西九社區參與計劃」,將於11月至明年2月期間舉行,期望連繫社區不同人士,包括殘疾及非殘疾人士、少數族裔等,透過在西九文化區舉辦的大使計劃、無障礙多元活動,以及共融「睇」驗,以西九文化區作為平台,從多元角度出發,感受西九文化區通達共融的氛圍,遊走在藝術文化之中,激發新思維。

智好健康加油站 - 照顧鬆一鬆
2022/10/28
由於長期照顧壓力,認知障礙症照顧者失眠的情況十分普遍。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 維拉荻茜智活記憶及認知訓練中心將為認知障礙症照顧者舉辦「智好健康加油站 - 照顧鬆一鬆」系列活動,設有關於「睡眠」為主題的講座及瑜珈伸展活動,紓解認知障礙症照顧者身心壓力,治療失眠困擾,助大家一夜好眠。

「家家有晴」接納與承諾治療手法家長小組
2022/10/28
由本會精神健康服務轄下的賽馬會「家 ‧ 添晴」家長支援計劃主辦,最新一期的「家家有晴」接納與承諾治療手法家長小組現正接受報名 !是次更開設晚上時段,歡迎更多雙職家長參與!
接納與承諾治療手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ACT被證實為臨床效果良好的心理治療,可以個案或小組方式進行,對改善情緒素質、教養子女及個人成長等各方面都有幫助。家長小組以小班形式透過網上進行,由資深社工提供培訓,針對家長在管教上遇到的疑難及引起的情緒,協助他們以更有心理彈性的策略培育及管教子女,以達致更融洽、更有活力的家庭生活,希望帶領家長從一片迷霧裡,找到出路!

外傭護老培訓課程
2022/10/26
想提升外傭護老技能,選擇外傭護老培訓課程就最適合你了!由社會福利署、衞生署、君譽醫療集團及本會合辦的外傭護老培訓課程12月即將開班,教授外傭照顧體弱長者的基本知識和技巧,提升外傭照顧長者的意識,減少在家中潛在風險,協助長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單一食物減肥餐單」能減肥嗎?
2022/10/27
近年不少人採用「單一食物減肥餐單」,即是在一定期限內,只食用一種食物以減重,不過這樣真的能減肥嗎?答案是能夠的,不過十分容易反彈,反彈後體脂比例更可能會比一開始更高,不如試試更健康的減肥法!

「寓」樂童行基層家庭支援計劃
2022/11/04
本計劃由李國賢基金會捐助,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策動,於2022年8月開始舉行「作息為本」之早期介入計劃,支援育有0-3歲嬰幼兒的劏房家庭。
服務包括10至12次的到宅育兒指導、家居環境改善、家長支援服務、親子活動及醫護諮詢等,提升家庭凝聚力及功能,以促進嬰幼兒發展及家庭成員的身心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