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灣「順庭居」過渡性房屋項目順利完成及住戶開始陸續入伙,並獲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 JP、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先生、深水埗民政專員黃昕然先生, JP、本會過渡性房屋督導委員會聯合主席鄭榮科先生及郭烈東先生, JP、總幹事梁少玲女士擔任竣工及入夥儀式的主禮嘉賓。
本會獲社會福利署資助,營辦位於九龍東的綜合社區康復中心試驗計劃,於2023年第二季初投入服務,為九龍東的嚴重殘疾人士提供中心及到戶混合照顧服務。
位於深水埗海達邨的凱雅家舍(中度智障人士宿舍)及凱頌家舍(輔助宿舍),於3月底正式獲得殘疾人士院舍牌照並投入服務,為殘疾人士提供合共83個宿位。宿舍以建立「快樂家舍」為目標,讓舍友投入豐盛家舍生活。
本會駐屋宇署支援服務隊獲屋宇署委聘,由2023年1月起,協助受署方行動影響的業主及居民處理相關清拆及維修命令,服務區域新增至港島區,為期三年。
翠藝中心及尚恩家舍於1月11日舉行開幕典禮,以「SO啟動」為主題,寓意集結社會上的支持力量,令學員的生命增添更多色彩。
本會再次成功投得環境保護署「回收便利點」的「綠在裕民坊」及「綠在寨城」後續營運合約,連同新增營運的「綠在紅磡」和「綠在土瓜灣」,本會的回收服務擴展至整個九龍城區,提供更全面的回收支援及教育推廣服務。
和悅軒─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及幸福雜貨舖─精神健康流動宣傳車,於12月16日假將軍澳翠嶺峰的新會址舉行「開幕典禮暨『希望墟』服務推廣日」,象徵和悅軒及幸福雜貨舖正式開幕,攜手共建一個富希望、活力及精神健康的友善社區。
梁少玲女士接任為總幹事,繼續帶領機構實踐使命,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優質服務。
位於深水埗區「海達邨服務計劃」的翠風中心於8月正式投入服務,提供125個職業康復服務名額。中心設有首間訓練殘疾人士成為朱古力師的製作工場,並成功獲食物環境衞生署發出食品製造牌照,透過多元復康訓練,提升殘疾人士的發展和自我價值,加強工作訓練及就業機會。
總部大樓獲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版的鉑金級認證,成為綠色建築物。
由本會營辦的「綠在西貢」正式開幕,是本會營辦的第六個「綠在區區」項目。
賽馬會「回收轆轆」流動環保計劃正式投入服務
本會負責營運的「綠在裕民坊」、「綠在大圍」以及「綠在寨城」於12月投入服務。
位於深水埗蘇屋邨的「尚恩家舍」正式投入服務。
位於深水埗區的「翠藝中心」正式啟用,提供職業復康服務。
位於啟能綜合康復服務大樓的「尚真家舍」、「尚善家舍」及「尚美家舍」正式投入服務。
順安長者地區中心開始於觀塘區推行為期4年「樂齡同行」試驗計劃。而和悅軒亦協助於將軍澳區推展「賽馬會樂齡同行」延展計劃。
本會第三所幼稚園「楊蔡慧嫻紀念幼稚園」正式開幕,致力為安達臣區居民提供優質幼兒服務。
位於啟能綜合康復服務大樓的「翠業坊」(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正式投入服務。
本會第二間專門提供認知障礙症服務的中心,「維拉荻茜─智活記憶及認知訓練中心」於香港仔正式展開服務。
為期4年的「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外展服務試驗計劃」於全港及九龍區26間私營殘疾人士院舍正式運作。
位於黃大仙的「誠謙兒童之家」及「誠愛兒童之家」正式投入服務。
成立「創老工作室」,推動50+人士發展更自主豐盛的生活。
獲房委會撥款於黃大仙區成立「美東邨重建社工隊」,為受重建影響的獨老及雙老家庭提供支援服務。
土瓜灣牙科診所正式投入服務。
本會營運的第二個社區環保站「綠在觀塘」正式投入服務。
獲公益金資助開展「心悅社─照顧殘疾人士及其年老照顧者服務」。
成立「賽馬會新屋邨支援計劃」,為安達及安泰邨新入伙居民提供全面支援。
獲香港防癌會邀請及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推展「香港防癌會─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計劃─觀塘中心」。
長者社區服務成立服務發展團隊,支援健康和活躍頤年的服務。
投得環境保護署首個「綠在區區」項目,名為「綠在沙田」。
「思藝手作」正式投入服務,結合殘疾人士和青年參與,運用藝術創作來推動身心健康。
推出為期兩年的「有『里』新生活社區互助計劃」,支援觀塘區的新來港人士。
「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九龍)」正式成立,服務區域擴展至大角咀及紅磡。
「地區發展隊」正式成立,為基層市民提供適切的社區服務。
於觀塘道2號,發展面積約75,000平方呎的「都市綠洲」。
成立專為50歲或以上退休人士而設的「悅齡薈」,推動他們貢獻所長。
「樂力長者日間訓練中心」正式投入服務,為黃大仙區有需要的長者提供自負盈虧的復康服務。
「智存記憶及認知訓練中心」於九龍灣彩霞邨開展新服務,服務對象為輕度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照顧者。
「悅安心─嚴重殘疾人士家居照顧服務」位於順利邨的新辦公室正式開幕,為服務使用者提供優質的家居照顧服務。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牙科服務有限公司獲認可為慈善機構。
「銅鑼灣中醫健康中心」正式投入服務,為港島區的市民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務。
首次在銅鑼灣拓展自負盈虧模式的「CFSC專業人才培訓中心」。
成立「樂健中醫中心」,為市民提供更完備及具質素的中醫服務。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賽馬會大樓優化工程竣工暨揭幕典禮」隆重舉行,標誌著本會各項服務及設施邁向新里程。
位於將軍澳的「翠林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正式開幕。
「YOU CAN─潛能發展中心」正式成立,透過藝術及運動等多元化的手法促進不同年齡人士的發展潛能。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中醫教研中心(牛頭角)」舉行開幕典禮。
由「中銀香港暖心愛港計劃」資助的「智存記憶及認知訓練中心」正式成立。
「和悅軒─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於將軍澳南區投入服務。
獲「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及「蘇格蘭皇家銀行」資助,創立「輔助人員計劃」,助退休人士延展璀璨人生。
「天水圍房屋諮詢及服務隊」的服務擴展至屯門、元朗和東涌的公共屋邨租戶。
開設「彩盈長者日間護理中心」。
成立「日間社區康復中心」。
得到房委會的撥款,成立「天水圍房屋諮詢及服務隊」。
Home Café開幕。
獲社署資助,於黃大仙區提供「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
家庭輔導部轉型為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定名為「活力家庭坊」(綜合家庭服務)。
郭烈東先生接任為第四任總幹事,繼續帶領本會迎接新挑戰,展望未來。
因應長者社區服務重整,將兩所老人社區服務中心轉型為「長者地區中心」。
「智障人士綜合服務」誕生,提供照顧、家居訓練、暫宿服務等。
獲屋宇署資助設立「駐屋宇署支援服務隊」。
開辦綜合青少年教育中心之「跳躍青年坊」。
獲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協辦「中醫診所」,提供內科、跌打、針灸及煎藥服務。
「耆性資源輔導中心」投入服務。
開設精神病康復者的輔助宿舍「安愉及安怡宿舍」。
「長者流動牙科服務」正式啟用。
「成龍景林青少年中心」轉型為自負盈虧的「成龍全人發展中心」,推動全人發展。
獲社署資助,於觀塘區提供「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
樓高十層的總部大樓正式啟用,提供更多空間開辦各類服務。
開設「全人發展中心」,為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提供全面支援。
在將軍澳開展3所「兒童之家」,照顧輕度弱智兒童。
設立「恬寧居」,為受家暴的婦女及其子女,提供24小時緊急住宿及輔導。
創立「傷殘人士就業輔助計劃」。
第2間老人日間護理中心「橫頭磡老人日間護理中心」投入服務。
將工業社會服務發展成另一模式,名為「僱員服務計劃」。
於藍田德田邨開辦「德田幼兒園」。
獲「成龍慈善基金贊助」開辦「成龍景林青少年中心」。
開辦第二所安老院「任白慈善基金景林安老院」。
開展復康服務,設本會首間的「翠林庇護工場及中途宿舍」。
開辦「家庭指導服務」。
隨著本會服務迅速發展,總部的地方不敷應用,董事會決定在原址重建新廈。
設立「臨床心理服務」。
「老人社區服務中心」投入服務。
東九龍首間「老人日間護理中心」投入服務。
推出「單親家庭服務」。
第二任總幹事高曉光女士在本會服務26年後退休。總幹事一職由邱可珍女士接任。
增設「成人教育」,為18歲或以上人士提供延續教育及訓練課程。
展開「翠屏社區發展計劃」,協助居民適應重建後的生活。
發展「工業社會服務」,提供勞工及法例諮詢服務並加強僱員及僱主間的溝通。
設「兒童中心」為忙於生計之家庭提供兒童照顧服務。
開展「鯉魚門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發揮社群互助精神解決居住環境問題。
開設「家務助理服務」為有需要長者提供日間照顧。
開辦「老人互助中心」,透過活動讓長者善用餘暇、發揮潛能。
成立「家庭生活教育服務」,推廣家庭教育,減少家庭問題產生。
增設「社區發展服務」,協助觀塘安置區的居民遷徙入住公共房屋。
開展「學校社會工作服務」,以小學生為服務對象。
於調景嶺開辦第一間安老院舍「養真苑」。
調景嶺基督教醫療所借出房舍,供本會擴展服務之用。
於竹園及調景嶺興建了102幢三合土平房。
正式易名「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並遷至觀塘翠屏道3號現址為東九龍區人士服務。
開始提供諮詢及家庭輔導服務,設立手工部,並於太子道開設一間小型陳列室。
在調景嶺基督教醫療所內開設幼兒服務。
在調景嶺為肺結核病康復者設立「膳食中心」;同時為該區寄宿學生提供膳食及學習支援。
開始在竹園第四區興建20多所石屋。
高曉光女士被派接替文教士之工作。
完成興建竹園徙置所第二區第一批的3所石屋。
覓得旺角洗衣街221號地下作辦事處。
借用旺角中華基督教會聖恩堂展開工作,是本港最早開辦家庭服務的機構之一。
美國聯合長老會宣教士文美莉女士創立「美國長老會福利部」,為內地難民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