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体报导: 52岁患认知障碍 揭求助无门

2012/10/24

媒体报导: 52岁患认知障碍 揭求助无门
 
数据源:

经济日报 - 港闻 - A25

日期: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标题: 52岁患认知障碍 揭求助无门
   

才52岁的电器店老板突然「变懵」,更经常「玩失踪」,最终确诊认知障碍症,妻子却无法找到可支持及照顾丈夫的社会服务,最终在家「屈」足8年,眼巴巴看着他病情恶化。

个案揭示政府只限60岁或以上长者接受资助服务的漏洞,有立法会议员促当局取消入住资助院舍的年龄限制。

今年刚满60岁的梁柱球,早在04年确诊患认知障碍症,身为电器店老板的他,那时开始变得「懵懵吓」,反被店中学徒骂,店铺生意渐交由太太负责。梁太直言,得悉丈夫患病时,曾四处寻找可支持或照顾丈夫的机构,却不得要领。

8载抑郁 妻不满60岁才支持
梁太愤言,政府资助的日间护理中心,多不接收60岁以下患者,即使有,亦只接收中风或坐轮椅等情况较差者:「如果40多岁就已有认知障碍症,要等到60岁先有支援,这不就好蚀底?」她又说:「逐个机构打电话,好似个波被人踢来踢去,次次都说未够60岁不收,搵到好燥底!」

丈夫8年来缺乏支持,病况每况愈下,有时看电视会激动大叫,情绪不稳之余,更因感负累他人而患上抑郁,萌生自残想法,最终需服药治疗;加上丈夫不时「玩失踪」,自行离家出走,令身兼夫职的梁太压力大增,身心劳损:「如果早一点找到(支持机构),相信(丈夫)就不会恶化得这么快。」

另一女患者 3年恶化至后期
同样患有认知障碍症的慧娴,4年前发病时仅52岁,惟恶化速度快,短短3年已由初期认知障碍症恶化至后期。丈夫李生为照顾妻子,需提早退休,他如梁太一样,寻觅多间机构支持:「私家(支持机构)太贵,几百元一日,你想想几百元一日,一个月要多少?」

耆智园总监郭志锐指,香港小区服务只针对长者,认知障碍的中年患者只能申请伤残津贴或综援,入住较便宜、质素较差的私人安老院,但当中提供认知训练的不多。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服务总监(长者照顾)唐彩莹亦称,患者愈早接受训练,对维持其认知能力愈好。

立法会议员张超雄批评,政府福利制度僵化,「唔识转弯」,只分长者及残疾人士两种,惟部分此症患者却介乎两者之间,跌落不受资助网的罅隙:「另一问题是(年轻认知障碍症)患者人数不算多,发声不大,变相会(受政府)忽视。」

议员促撤 资助院舍年龄限制
他认为认知障碍症具特别征状,要求特别院舍及照顾,政府不应对患者申请入住受资助老人院设年龄限制,同时应加强日间、到户服务,令早期患者不致急速恶化至不能自理。他指稍后会向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建议成立小组,商讨本港长期护理的政策。

训练+评估 半年收3800
早期认知障碍症患者愈早接受介入训练,病情愈早稳定,减慢退化。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智存记忆及认知训练中心,为不同年龄的早期患者提供持续性认知训练,半年训练加上3次评估,收费3,800元,低收入家庭可减费。

不限年龄 低收入户可申减费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2年前于观塘,开设智存记忆及认知训练中心,为早期认知障碍症患者提供持续评估、认知训练及上门训练,年轻患者亦可接受服务。

中心早前获凯瑟克基金资助660万元,将会址迁往彩霞邨,扩展服务空间,料未来3年可为1,100人提供服务。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服务总监(长者照顾)唐彩莹解释,智存中心会为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评估,并按其病况度身订制训练内容,提供自制教材予家属于家中训练患者,患者如有需要亦可安排职员到户训练。

另外,为支持认知障碍症患者家属及照顾者,耆智园与中文大学设立的「耆智同行」网站,除提供认知障碍症信息外,亦将推出一对一网上专门开解受患者病情困扰的家属、照顾者,为期3个月,收费2,000元。

 
 
如对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智存记忆及认知训练中心有任何查询,欢迎致电2793 2138或电邮至 mct@cfsc.org.hk本会将尽快与阁下联络。
 
按此浏览中心网页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智存记忆及认知训练中心
地址:九龙观塘翠屏道3号7楼
电话:2793 2138
电邮:mct@cfs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