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 — 從基層醫療到社區藥房:實踐「小病在社區」!為健康把關 + 紓緩公營醫療體系壓力

2023/08/29

资料来源:  经济通
日期: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 
参考网址:请按此

经济通 — 从基层医疗到社区药房:实践「小病在社区」!为健康把关 + 纾缓公营医疗体系压力

踏入每年 7-8 月的流感高峰期,公营医疗系统面对庞大压力已是司空见惯,近年公营医疗面对严重超负荷的问题,改革医疗体制事在必行,政府在去年 12 月颁布的《基层医疗健康蓝图》希望逐步发展基层医疗,提倡「小病在社区」、「预防胜治疗」等观念,希望向「预防为重、社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迈进,让病人可以留在社区,令整个医疗系统的运作更有效率及畅顺。笔者最近便参观了荃湾地区康健中心及钻石山家庭药房,乐见政府及各界人士推进基层医疗发展的决心。


基层医疗 : 社区为本 疾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很多人都对基层医疗(Primary health care)存在很大的误解,误以为当中的「基层」是形容社会阶层,但其实基层医疗并非只为基层人士而设,而是涵盖所有阶层,为公众健康及疾病管理築起第一道防线,从而达至推广健康教育、预防疾病及防止病情恶化的目标,是持续医护过程中的首个接触点,指的是未到诊所、医院的第一层,透过健康推广、疾病预防、疾病管理及医疗支援促进市民的健康,是每个人可接触到社区资源。与第二层专科及医院(Secondary- hospital  & Specialist Care)第叁层特殊及複杂治疗(Tertiary- Specialized Care)组成医疗服务金字塔的基础及平台,为医院及医疗机构第二层和第叁层专科医疗服务把关。所以运作良好的医疗体系中,基层医疗往往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其实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系统於其他国家早已有完善的系统及制度,以英国为例,其国民保健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的成立就确立了初级照护(Primary care)及次级照护(Secondary care)的分级医疗制度。一般民众的各种医疗问题,大小疾病、疾病预防等等,需先前往社区中的全科医师诊所就诊,这个“Residence-based Healthcare System”1(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系统)大大纾缓了公营医疗体系的压力。

基层医疗(Primary health care)是涵盖所有阶层,与第二层专科及医院(Secondary- hospital & Specialist Care)第叁层特殊及複杂治疗 (Tertiary- Specialized Care)组成医疗服务金字塔,为医院及医疗机构第二层和第叁层专科医疗服务把关。(图片来源: primaryhealthcare.gov.hk)

 

地区康健中心: 自我健康管理 预防胜治疗

本港的基层医疗健康发展最早可追溯至基层健康服务工作小组於 1990 年发表的 《人人健康,展望将来》报告书,直至 2019 年成立基层医疗健康办事处及首间位於葵青的地区康健中心。而上月笔者有幸参观最新开幕、由仁济医院董事局营运的荃湾地区康健中心,以「荃人健康由此起」作为服务口号,透过推广「治未病」概念,加强市民认识「由治疗转为预防」重要性。
 
占地 1,080 平方米的荃湾地区康健中心设有各类诊疗室、体适能训练室、多功能活动室等,除了设置先进的复康设施外,更引入智能器械及健身系统,为单调的健体运动及沉闷的复康治疗,注入互动性及乐趣,并为市民提供个人化的纪录及相应训练。 荃湾地区康健中心重视地区性的协作,致力推广基层医疗服务,并不时举办地区交流会,笔者因为工作地区位於荃湾,最近也参加交流会互相了解当区的服务需求。荃湾地区康健中心总护理统筹主任郑宝宝女士称,荃湾地区康健中心提供第一层至第叁层预防疾病服务,包括第一层:健康推广、第二层:评估及筛查、第叁层:疾病管理及社区复康服务。她同时介绍,地区康健中心将会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划,邀请45岁或以上,未有察觉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或相关症状的香港居民进行糖尿病和高血压筛查。在共同治理计划下,地区康健中心会为市民作出初步健康评估,按市民自己的选择,为他配对及预约家庭医生问诊和安排抽血检查。就目前政府的收费建议,市民只需付诊金120元,化验费由政府承担,市民无需额外付款予化验所,整个筛查中,政府会补贴192元。若市民被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或血糖偏高,医生和地区康健中心会提供自我健康管理、风险评估、药物治疗、饮食体重控制和健康人生计划等疾病预防建议予市民。计划将由明年第一季实行,届时医生配对和筛查可以直接在医生的诊所内进行。

 

社区药房 : 为公营医疗体系纾缓压力

根据政府统计署在 2020 年的数据, 目前香港有近叁分之一人口患有慢性疾病, 当中过半的人需要经常服用多种处方药物。在缺乏药物谘询的途径下,不少长者因患长期疾病而需服用大量药物,但他们却未必知道当中药物或有重覆,而社区药房便可担当帮助整合药物或作谘询的角色。 但是提起药房,很多人会联想到出售保健食品、卫生纸、婴儿奶粉的中西药房,对於药剂师的认知更是只限於「执药」人员。 在基层医疗的层面上,社区药剂师却担当著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为市民提供快捷、便利的专业药疗服务,教导病人用药的知识,避免因误用药物而令身体出现副作用或延误治疗等问题。
 
政府在去年 12 月颁布的《基层医疗健康蓝图》中有不少篇幅提到慢性病共同治理计划、慢性病药物名册、社区药剂师及社区药房的角色。 笔者认为要透过发展社区药房拓展基层医疗服务, 最重要是让药房裏的註册药剂师发挥专业角色, 透过与病人沟通,建立长期的关係,了解其用药需要及困难等,从而为病人提供个人化的意见。 而对於一些需长期服用药物的病人,若对药物反应或用药细节有任何疑问,亦可向社区药剂师谘询,配合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等一系列支援,为市民处理药物资讯及管理、处理小病小痛问题等,以至家庭健康服务, 以全面回应社区实际需要,长远而言更有望为公营医疗体系纾缓压力,甚至可扭转现时香港「重治疗、轻预防」的医疗体制和大众健康观念,有助建构以「预防为重、社区为本」的医疗体系。


钻石山家庭药房: 建立信任 支援市民全方位健康需要

现时香港有 600 间社区药房,由不同的社福机构营运,而笔者早前便到了其中一家由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CFSC)营运的社区药房参观,於 8 月开业的钻石山家庭药房由註册药剂师主理,除了提供一般处方、非处方、保健产品外,更有药剂师谘询服务,另外由註册护士及辅导员提供免费戒烟服务及戒烟辅助药物。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助理总幹事陈凤雯女士谈及社区药房的角色时称  : 「希望透过家庭药房连繫社区医疗网络,成为市民与社区医疗服务的首个接触点,希望透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讲座及活动令更多市民知道社区药房的服务,从预防疾病,管理自己健康入手。」
 
钻石山家庭药房除了有取药柜位以外,还特别设有可容纳 20 人左右的空间作讲座用途,过去亦曾举办中医师联乘药剂师健康讲座,如肠胃健康、鼻敏感纾缓等,讲座後设有中医师及药剂师健康谘询服务,另外为市民保障私隐,一些谘询服务如戒烟服务,更设有谘询室以全面谘询及心理辅导,陈女士更坦言最重要的是公众教育及宣传,所以除了定期举办讲座外,更设有会员优惠,登记成为会员可享折扣优惠及活动资讯,「很多市民都与家附近的药房建立了良好的关係,就像街坊街里一样,除了配药甚至会购买日常用品,而这裏就提供多一个专业平台支援市民全方位的健康需要。」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多年来过分倚重公营医院系统的後遗症显而易见,令社会对医疗体系开始有逼切性的反思,香港的医疗改革历经多年,加强基层医疗一直是广受认同的重点议题和普遍共识。以应对在人口迅速老化下,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和过度负荷的公营医疗服务。 从「基层医疗健康蓝图」到「地区康健中心」及「社区药房」,笔者乐见政府推进基层医疗发展的决心,当中涵盖的不只是「一人一医生」,而是强化其他医疗专业的角色,让他们支援各社区的市民健康,发展出「小病在社区」,鼓励大众活出健康生活模式,一改以往市民求医只集中在公营机构,专科门诊及医院服务。笔者相信,随著基层医疗展,只要好好善用社区资源,提升医社合作,包括与社福机构或社区药房等的模式,定能解逐步减轻公共医疗的负担。

 

钻石山家庭药房:health.cfsc.org.hk/pharm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