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體報導: 「粵唱越精彩」計劃 有助達到傷健共融

2012/11/30

媒體報導: 「粵唱越精彩」計劃 有助達到傷健共融
 
資料來源:

成報 – 新聞 – 醫健 – A12

日期: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標題:  「粵唱越精彩」計劃 有助達到傷健共融
參考網址:  http://www.singpao.com/xw/gat/201211/t20121130_404886.html
   

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療後,康復者仍需面對重新融入社區的問題,害怕被人歧視。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和悅軒於本年度舉辦「粵唱越精彩」培訓計劃,以學習粵曲幫助精神病康復者和社區人士一起學習,從而達到傷健共融。精神病康復者曾秀鳳表示,以前自己想法悲觀,連上街也不敢,但學習粵劇後,卻增加了不少自信心,而且想法更樂觀。

康復者想法變得更樂觀
60歲的曾秀鳳表示,「對精神病康復者來說,最害怕是遭受歧視和白眼」。她以往因為家庭問題和婚姻失敗,所以患上了抑鬱症,並曾經有自毀的傾向,雖然後來經過治療後康復了,然而她卻無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我時常覺得自己很無用,不願見人和上街,很怕和其他人接觸,總覺得別人知道自己是精神病康復者後,會歧視我,看不起我」。

後來她通過和悅軒提供的粵曲課程,至今已經學習了三年多,她感到自己改變了很多,「學習粵曲後,個人開朗了很多,而且更敢和其他人說自己曾經患上精神病,雖然有些朋友慢慢疏遠我,但有更多會時常關心我。我才知道,原來這世界有很多人關心你」。曾秀鳳表示,自己學習粵曲來改變自己,是踏出了寶貴的一步,之後才敢於繼續走出第二步、第三步。

與社區學員成為好拍檔
提起第一次出外演出時,曾秀鳳形容緊張得「快暈掉」,不過她表示自從出外表演後,發現自己原來也能做得到,她回憶以往較少接觸人,即使說話也很少,而表演更是沒有,而有了這些表演機會,她表示現在終於能夠將內心的想法說出來,甚至敢跟朋友去深圳逛街,雖然對一般人來說是小事,但對她來說,卻是跨出了一生的一大步。

與曾秀鳳一起參與粵曲課程的李碧霞是鄰近社區人士,她表示,上課時根本不會知道哪個學員是精神病康復者,只有少數有時會表現較鬱悶才會明顯一點,「其實這些康復者和我們根本沒有分別,而他們比一般人更加珍惜上課的時間,也會非常用心學習」。她和曾秀鳳是一對好拍檔,無論是練習和出外表演都是一起的,此外她也表示粵劇班的一夥學員全都很熟絡,每次上課都像一家人的相處,康復者和一般人之間根本沒有任何隔閡。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和悅軒
地址:新界將軍澳景林社區鄰里中心201室 (臨時辦公室)
電話:3521 1611
傳真:2706 1223
電郵:wellness@cfs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