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體報導: 精神病患透過粵曲重建人生

2012/11/16

媒體報導: 精神病患透過粵曲重建人生
 
資料來源:

成報 - 港聞 - A10

日期: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標題:  精神病患透過粵曲重建人生
參考網址:  http://www.singpao.com/xw/gat/201211/t20121121_403084.html
   

精神病患者在工作場所被邊緣化、在社交方面被排斥、不為家人接納及得不到理想治療的情況,對他們的自尊心、療程的依從性、社會功能及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打擊。為了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有機構舉辦了粵唱培訓計劃,有22位康復者參加,讓康復者能夠在過程中,學習與人溝通及相處技巧,重建精彩人生。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和悅軒(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於本年度,獲粵劇發展基金贊助,舉辦了「粵唱越精彩」培訓計劃,目的是透過學習粵曲藝術,發揮精神病康復者的潛能,培養他們對粵曲藝術的興趣,重建精彩人生。並且透過共同學習粵劇,促進康復者與社區人士的接觸及交流,達到傷健共融。最後,鼓勵康復者走出社區,與社區人士攜手合作表演,讓彼此有更多的認識,肯定康復者的才能,共建和諧共融社區。

鼓勵與人接觸交流
該計劃舉辦了初級及進階粵曲培訓班,有22位康復者及10位社區人士,共32位人士完成粵曲培訓,另外,參加者在社區內作了3次巡迴表演,包括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屋,共有120多位長者欣賞過他們的演唱,聽眾對於他們的演唱都有正面的評語。活動進入尾聲,參加者在活動中有很多深刻的感想。

社區人士參加者認為他們親身與康復者在短短的4個月中,增加了對精神病康復者的了解,他們覺得康復者的學習態度比平常人的更認真,看到康復者積極面對困難的一面。而且粵曲班就好像一個大家庭,互相支持,大家會經常交流近況及心事,每次來到唱粵曲都好開心,感受到康復者發放給他們的正能量。至於康復者參加者方面,黃女士表示好開心可以見到社區人士同我們笑。

活動增自我認同感
「參加今次的活動增加了認同感,大家都唔會歧視我們」。林女士表示「以往,我一直都唔敢講給人知我有精神病,令到我好自卑。現在,我覺得大家都接納自己有情緒病,令我覺得有情緒病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可以活得好開心,我係會被接納的」。鍾女士表示「我好鍾意唱粵曲,好開心可以去到長者中心做義工,雖然我未必唱得最好,但係見到長者好多笑容,我都好有滿足感,我想有更多機會去服務他人。」

在活動計劃的尾聲,參加者於臨別前將會在11月24日晚,假座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大樓舉行粵曲大匯演。屆時,一眾學員將發揮傷健共融的精神,演唱多支首本名曲,期望在這時刻將最美的歌聲,與喜愛粵曲及支持康復者融入社區的公眾人士分享。

歡迎致電3521-1611向社工梁佩芝姑娘查詢或索取門券。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和悅軒
地址:新界將軍澳景林社區鄰里中心201室 (臨時辦公室)
電話:3521 1611
傳真:2706 1223
電郵:wellness@cfs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