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體報導: 認知障礙症 中醫理論與治療

2014/08/27

媒體報導: 認知障礙症 中醫理論與治療
 
日期:

2014年8月

資料來源: 醫‧藥‧人 – Issue 159 – Cover Story – P.5-10
標題: 認知障礙症 中醫理論與治療

訪問本會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中醫教研中心(牛頭角)註冊中醫師吳宛容女士

剪報圖片1:認知障礙症 中醫理論與治療

剪報圖片2:認知障礙症 中醫理論與治療

剪報圖片3:認知障礙症 中醫理論與治療

剪報圖片4:認知障礙症 中醫理論與治療

剪報圖片5:認知障礙症 中醫理論與治療

剪報圖片6:認知障礙症 中醫理論與治療

 

 

全球人口老化現象持續,發達國家尤其嚴重。社會老年化帶來龐大醫療開支問題,其中認知障礙症(前稱老年癡呆症) 病患者的增幅最大。據香港中文大學和衛生署的調查,每十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有機會患上認知障礙症。

隨著醫療水平進步,人類的壽命得以延長,人生七十已不稀奇,以香港為例,認知障礙症近年愈見嚴重,愈來愈多家庭為照顧認知障礙症長者聘請傭工。香港政府統計處2013年發表「香港的女性及男性 — 主要統計數字」,指香港男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為81年,女性則是86年,香港平均預期壽命已可媲美日本、瑞典等低死亡率經濟體。

長壽固是人類夢寐以求,但是長壽而又身體健康,能力腦力無礙才值得欣羨,香港人雖然長壽,但是十分之一香港人有可能患上認知障礙症則是令人憂慮的情況。據數字統計,香港每10名65歲以上長者之中,便有一名患認知障礙症,2009年全港有十萬名認知障礙症患者,估計於2039年,患者將達33萬。認知障礙不但影響患者的生活,更為患者的家庭、社會及整個醫療架構帶來負擔,此病的治療與防預是現時各地醫療機構孜孜不息研究的項目。

認知障礙症(Dementia)前稱老年癡呆症,又稱腦退化,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在西醫的分類中,主要包括: 阿爾茲海默氏症、柏金遜症、血管性認知障礙,其中以阿爾茲海默氏症估大多數。阿爾茲海默氏症會隨著年紀增長增加患病風險,60-64歲時約百分之一,每增加5歲,發病率增加一倍。

中醫看認知障礙症
雖然老年癡呆症已正名為認知障礙症,在中醫學,則被介定為「呆症」、「鬱症」範疇。呆者,癡也,不慧也。《左傳》: 「不慧,蓋世所謂白癡。」不慧的意思就是不聰明,如癡,表現出不明事理或是善忘。在中醫的古籍中沒有「認知障礙」或是「老年癡呆」的病名,但症狀與腦退化相似的則是「呆症」,《靈樞,天年》: 「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

現時中醫對認知障礙症的定義是以認知、學習和記憶功能障礙為特徵的原發性退化性神經系統疾病。中醫把認知障礙症的病徵大概分成輕性及重性。

輕性患者: 表現出神志淡漠、寡言少語、遲鈍及善忘。

重性患者: 終日不語、閉門獨居,或口中常自言自語、言語顛倒,或舉動不規,有時哭有時笑,不知飢餓,不欲飲食,甚至是行為失常、神志不清,失眠又或是昏睡不醒,嚴重時是大小二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中醫分型
中醫講究「全人」概念,雖然認知障礙症的病位在腦,卻與心肝脾腎的功能密不可分,臨床上有虛證與實證之分。

虛證
-肝腎不足型
-心脾兩虛型

實證
-痰濁瘀阻型
-血瘀氣滯型

對中醫不了解的人一定感到奇怪,明明是腦退化,為甚麼與肝腎心脾有關? 歸根究柢,除了先天稟賦之外,後天吃入的食物,消化、運輸、吸收等等在人體之內環環相扣,營養不佳、傳遞不暢,不能營養臟腑,便不能營養大腦,故無論先天不足或是後天失養都是「虛」,亦是腦退化的成因。在中醫學上,「虛」就是不足,「實」就是過多,虛證或實證一樣可致腦退化。

虛證
肝腎不足
肝-
主要是藏血,主疏泄。即肝具有舒暢、宣散、流通的功能,正常的肝臟猶如川流之不息,調節精神情志,並開竅於目,如果肝的氣機(功能活動) 受到影響,使肝失疏泄,則氣的升發不足。臟腑之氣,上升於腦,氣機的疏通和發散不力,造成氣行受到阻滯鬱結,氣機不暢,血不能滋養髓海,誘發腦退化。造成肝腎不足有可能是先天不足,亦可能是後天虛勞過度。肝腎虛,不能營養腦髓,使腦髓空虛或是腦失所養,而致腦退化,出現認知障礙症。

腎-
中醫理論認為許多腦退化症都是以腎虛為基礎,因為腎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及五臟六腑精華。腎藏精,主骨生髓,通於腦,而諸髓者,皆屬於腦,可見腎氣直通於腦,腎之精氣盛衰直接關係到腦髓的充盈及大腦功能的正常與否,腎精充足則生髓機能旺盛,髓旺則腦髓充實,思維、認知和統馭五臟六腑等功能可正常發揮,神機聰靈。腦退化皆因人至腎虧之年,腎臟中精氣不足,而「腦為髓海」,如果髓海充足,則神機靈動,憶識聰敏,相反,若髓海失養,髓海空虛,甚至髓減腦消,勢必致腦髓退化。

心脾兩虛型
心-
中醫學的「心」,為君主之官,精神之所舍,主神明;而腦為元神之府,心腦神明密不可分,神明是以腦為載體,由心為之主持。如果心的氣血充盛,則腦受到滋養而神明昌達; 反之若心的氣血不足,神明便會失去主持與滋養,晦而不明。即是說心才是「神明」之主,心血不足會影響腦功能表現。心臟為大腦提供血液營養,這點中西醫學大致相同。

脾胃-
腎為先天之本,脾胃則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久虛,氣血生化之源匱乏,一方面不能上奉以養心,使心之氣血失去補養之源,至神明失養; 另一方面不能輸精養腎,使腎精失其生化之本,則腦空神弱,精明愛損。脾為後天,腎為先天,先天養於後天,腎中精氣有賴於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營養) 培育和充養,才能不斷充盈旺盛。另一方面,脾亦為生痰之源,如脾氣虛弱,失於健運,則水濕不化,就會釀生痰濁。痰之既生,會隨氣運行於全身上下,無處不到。所以脾氣虛弱,氣血不足在腦退化的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

實證
痰濁瘀阻型
痰濁瘀阻在臨床上形成的病症繁多,症狀表現複雜,故有「百病多由痰作崇」之說。痰濁與肺、脾、腎關係密切,肺主治節(治理和調節) ,外邪襲肺,肺失宣肅, 肺津可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外感濕邪,或飲食不節。或思慮勞倦,脾胃受傷,使運化無權,水濕內停,亦可凝聚為痰,水穀不化精微,亦可生濕成痰。此外,情志不逐,肝氣鬱結,氣鬱化火,可煎熬津液而為痰。

隨著年齡增長,五臟六腑的氣機逐漸發生衰退,氣機運化不利,便出現氣滯血阻,所以痰濁瘀阻的產生是衰老過程中的重要變化之一,與腦退化關係密切。

血瘀氣滯型
中醫素有「老人多瘀」、「久病必瘀」、「虛久致瘀」的說法。《醫述》引述《醫參》說: 「腦髓純者靈,雜者鈍」的病機,指出虛者有氣血不滯,如反覆中風,氣血乖違,輕靈之府因瘀而不能與臟氣相接,腦失其養、遂至雜者鈍而誘發腦退化。因氣虛損而鼓動無力,血的運行變得緩慢,造成肝氣鬱結,疏泄不利,血的運行受阻而成血瘀氣滯: 寒入經脈,血為之瘀滯不行; 熱入營血,血熱互結,血為之瘀結。因虛可以致瘀,而瘀久則使虛更甚,兩者互為影響。

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響且加重氣機鬱滯,所謂「血瘀必兼氣滯」,因而導致血瘀氣滯惡性循環; 影響血脈運行,瘀血為血液運行失常的病理產物,導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運行失常; 影響新血生成,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說法; 瘀血一旦停滯於某臟腑組織,多難於及時消散,故其致病可具有病位相對固定的特徵,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症積腫塊形成久而不散等,瘀血阻滯的部位不同,形成原因各異兼且不同,病理表現也就不同。此外、瘀血阻滯日久可化熱,所以說「瘀血政病」,其病證繁多。

血瘀的形成多因氣血失和,不循常道,瘀血上逆作亂致清竅不清,而發生腦退化。
-《皇帝內經》: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喜怒;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亂而善忘。」
-《傷寒論》: 「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
-《直指方‧血榮衛氣化》: 「血之為患,蓄之在上其人忘,蓄之在下其人狂。」

從症狀來說: 腦退化病患者的證候除主症「認知障礙」外,還常常表現以下伴隨症,只要符合其中一條就可按「血瘀」論治。
-面色晦暗或口唇紫紺
-舌紫黯或有瘀斑,舌下脈絡迂曲。
-脈澀或弦或結代
-頭暈頭痛或有心前區疼痛

痰飲
中醫的一個名詞,與我們咳嗽的痰並不等同,所謂痰飲是由於身體內水濕不能運化而成,即是代謝不良而形成的產物,黏而稠為痰,清而稀薄為飲,「水濕」包括飲食不節、外感,從而引起肺、脾、腎各個臟腑的功能失常。

診斷與症狀
中醫診斷認知障礙主要靠望聞問切,醫師在臨床時透過脈診及舌診作診斷,雖然中醫的腦退化分四種證型,實際上大部分病患都是混合型,尤其長者,多是肝腎不足再加痰濁血瘀。而且,病人多不是因為認知障礙看中醫,通常是醫師在治療其他疾病期間,發現病人有腦退化病徵。

診斷除了看脈診和舌診,會加上其他證型的症狀。

肝腎不足型
在臨床上表現為耳聾耳鳴,腰膝痠軟,多是肝腎不足,或會出現記憶力減退,行動遲緩,舌苔薄白,同時亦會有頭暈眼花,手足心熱,氣短乏力,舌質暗紅,潮熱盜汗,脈弦細或細弱,伴隨一些腦退化症狀。

心脾兩虛型
心脾兩虛多發生在思慮較多的人身上,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呆傻愚笨,寡言少語,神情淡漠,反應遲鈍,語言顛三倒四,或終日不語,喜閉戶獨處,亦會伴隨一些心脾兩虛的症狀,如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心慌頭暈,失眠多夢,腹脹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沉無力。

痰濁瘀阻型
痰濁瘀阻型所致的腦退化症在症狀上比較明顯,臨床上主要為寡言少語,哭笑無常,又或是理解能力低下,不能分辨言語善惡,個人衛生較差,衣衫不整,不識濁淨,生活多不能自理,亦會伴隨出現面色蒼白,乏力氣短,怕冷肢冷,體胖多痰,嗜睡,舌質胖,苔白膩,滑脈或弦滑。

血瘀氣滯型
臨床表現為記憶力差,反應遲鈍,少言寡語,神情淡漠,此類患者多有中風或頭部外傷史,兼有肢體麻木疼痛,頭痛胸悶,痛有定處,舌質暗,舌苔薄,脈弦細或澀。

治療
治療主要是服藥及針灸,兩者相輔相成的成效較好,但有時要看患者的意願,因為有些患者怕苦,有些患者怕痛,有些家中不方便煎藥等等。用藥及針灸要看患者的證型再按個別情況加減,例如患者晚上睡得不好,精神自然較差,治療時便會針對失眠加藥減藥。如肝腎不足便使用補肝腎藥物,若是心脾虛便用補益心脾藥物,痰瘀則使用健脾化痰藥。較常用的有開竅藥石菖蒲,補腦的益智仁、合桃及吃些補氣藥。

肝腎不足型
治法: 宜採用補益肝腎,充精健腦。
食療配方: 黨參15克、黃精15克、益智仁15克、核桃15克、桑椹15克、枸杞15克、杜仲15克、陳皮6克。

心脾兩虛型
治法: 宜補心健脾,養血補氣,使元氣化生,心神得養。
食療配方: 丹參10克、龍眼肉6克、當歸10克、白術10克、紅棗5克、茯苓30克。

痰濁瘀阻型
治法: 宜解鬱化痰,寧神醒腦。
食療配方: 太子參30克、准山30克、茯苓30克、薏仁30克、芡實30克、陳皮6克。

血瘀氣滯型
治法: 宜予以行氣活血,暢通經絡,使經絡得通,神明安寧。
食療配方: 黃耆30克、田七8克、枸杞15克、當歸15克、桑椹15克、准山30克。

中醫認為認知障礙的發生,不外乎虛、痰、瘀,並且三者互為影響,使腦脈失養,腦脈不通。在虛症與實症之中,以痰瘀實症較為嚴重,中醫理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果身體好,就不會有外邪(疾病) 侵入,所以都是身體先虛,造成外邪侵襲,由虛型發展至實症,故實症較虛症難治。分型的目的最主要是可以針對地用藥。

大部分人都認為年紀大了就一定會出現腦退化,且腦退化是不能治的,故此接受長者出現認知障礙是正常的變化,亦不打算治理,問題是,若任由腦退化一直發展,嚴重時患者會出現一些「怪異」行為,例如夜間不眠、半夜起來翻箱倒篋、認不出家人,經常懷疑被竊之類,種種情況會令長者與家人的生活產生磨擦及緊張。中醫藥雖然不一定可以治愈「呆症」,卻為這個棘手的疾病帶來希望,為病患者帶來治療選擇。

認知障礙症不僅是嚴峻的醫學難題,亦是社會及經濟問題。在人口不斷進入老齡化的今天,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個患認知障礙症的長者,為家庭造成包袱,亦打擊了長者的情緒。無論西醫或是中醫,現時都有延緩腦退化的藥物及治療,認識疾病,早作治療,可有助減低疾病帶來的影響。

長者不要跌倒
吳宛容醫師指,長者特別小心不要跌倒,跌倒容易造成「血瘀」,增加腦退化的速度。

「長者通常都有痰瘀,身體的脾胃消化已差,復元需時較長,所以腦退化情況會更嚴重。八十多歲的長者多不會因為腦退化見中醫,自覺善忘失憶見中醫的多是六十多歲的組群。中醫講究因人因病用藥,治療傾向個人化,所以很難一方吃到老,最好的就是預防,脾胃好,病自然少。」

既然肝腎不足是虛症,吃人參補虛又是否可行?
吳醫師說: 「香港人雖然虛,但虛不一定適合吃人參,因為人參容易上火,約百分之二十的人不宜吃人參,年輕人吃人參甚至會出現頭暈不適。除非一向有吃而無大礙,不然,吃人參還是要小心為宜。」

預防腦退化
腦退化的病程較長,患者長期服藥,積極接受治療,部分精神症狀可有改善,但不易根治。防病是最佳的治療,在生活起居中適當調養,可以延緩腦部的退化。

很多人有點頭暈眼花都會自覺「虛」,但補虛必須是針對性,不是隨便買些補藥吃便是補,要知道甚麼不足,才可以按不足作補,例如是肝腎不足,就要吃些補肝腎藥; 若是心脾虛便吃些能補心脾的藥物,才能達到補虛的效果。

防虛
人的身體是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及早保護肝腎,免過度虛損,可多吃補腎食物,如芝麻、黑豆、核核、桑椹、杞子,補脾胃則有熟地、准山、石菖蒲。心脾虛可吃些龍眼、大棗、遠志。

避免瘀阻
少吃生冷,尤其冷飲,可多吃茯苓、蓮子、芡實、淮山等以補脾胃。瘀阻可吃些木耳、田七、丹參。

養生
中醫講究養生,城市人早睡早起雖然不易,亦應做到讓膠袋休息,放工後不要想著公司的事,睡眠前一小時也不要左思右想,不要有太多思想負擔,憂思勞累傷神,影響睡眠質素。

減少意外
照顧者應妥善安排患者的生活起居,以方便,安全為主,以免跌倒或發生意外。

熱足浴
以熱水(不高於攝氏42度) 浸腳,以剛蓋過腳眼為度,浸約5分鐘左右,在足浴後15-30分鐘便應上床睡覺。熱足浴能使血氣循環加快,如果浸完熱水後不早早上床,反而令人更精神,更難入睡。做熱足浴的時間可選擇在早上,可整日氣血旺盛。

六味地黃丸與銀杏
坊間常用的六味地黃丸與銀杏又是否可防腦退化?
台灣中國醫藥學院教授謝明村指六味地黃丸有助於增強記憶力,對改善健忘及老年性癡呆有一定療效。六味地黃丸是中醫傳統方劑,被譽為補養方劑的第一方,由六種中藥,包括熟地黃、山茱萸、淮山、澤瀉、牡丹皮及茯苓組成。六味地黃丸治療腦退化症其實是建基於補肝腎,如果是肝腎不足型的腦退化便適合使用,但對其他的證型腦退化則不合用。市面上六味地黃丸的成藥通常劑量固定,有些又會加入菊花或杞子之類,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所以最好由醫師診斷,按需要在藥物上加減。

銀杏樹葉呈扇形,銀杏果俗稱「白果」。在藥用方面,中醫常用種子,而西醫常用葉子。銀杏葉性味甘苦澀平,有益心斂肺、化濕止瀉等功效。《中藥志》記載它能「斂肺氣、平喘咳、止帶濁」。據現代藥理研究,銀杏葉可改善心血管及周圍血管回流功能,對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並具有促進記憶力,改善腦功能的作用。此外,還能降低血黏度和清除自由基。但由於銀杏葉主要針對血管問題,而病人未必完全因血管問題出現腦退化,所以還是對症用藥較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