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體報導: 《星星》效應 蔓延企業培訓界

2014/03/11

媒體報導: 《星星》效應 蔓延企業培訓界
 
日期: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 Executive & Market – A36
標題:

《星星》效應 蔓延企業培訓界

參考網址: 請按此
 
剪報圖片:經濟日報- 《星星》效應 蔓延企業培訓界
 

僱主調好溝通頻道 怪人可變未來之星

媒體不時爆出80、90後在職場的離奇古怪「事迹」,有人甚至揶揄新世代員工「來自星星」,言行令人費解。

然而,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培訓顧問馮卓祺提醒僱主,勿小覤80、90後:「新世代員工經過打磨,也可發光發亮,成未來之星。」

馮卓祺參與僱員培訓多年,見盡職場千奇百怪事,他歸納出80、90後的3大死穴:情緒化、態度頹廢、責任感低落。但只要「校啱溝通Channel(頻道)」,就可激活「星星員工」。

第1招:工作意義打動黑面神
某銀行新人幾次獲分派「cold call」客人等任務,他覺得工作瑣碎、沒意義,想到其他同事都不必做此等工作,唯獨他要「啃豬頭骨」,登時「黑面」兼奪門而出,回到座位後刻意擲物弄出聲響。上司本覺得他頗有潛質,惟較情緒化,不下一次發脾氣,明顯對着幹,態度不能接受。

專家建議:新世代員工重視價值,然而個案中的上司既沒有詳細交代工作安排的用意,也沒有解釋分工差異的原因,容易引起不滿。馮卓祺強調,「黑面」、發脾氣固然反映員工的態度問題,但僱主亦應分清楚「訴求」及「表達」,如個案中員工的表達方式不恰當,但不代表背後的訴求不合理。若上司能說明工作的意義,員工便心悅誠服。

第2招:人生哲理點醒痴情男
某保險公司的年輕員工「食白果」已有一段時間,上司了解後發現,該員工剛與女朋友分手,他明白自己工作表現欠佳,並期望上司體諒。

專家建議:馮卓祺認為,這是不少僱主都面對過的兩難局面,不知該罵還是哄,結果個案中上司反問一句:「那失戀還要吃飯嗎?」員工便恍然大悟。上司若有充足理據,不妨開心見誠說出來,員工往往願意聆聽,尤其個案中員工自知問題,上司當頭棒喝,有激勵作用。

馮卓祺亦提醒,做法視乎行業性質而異,如保險行業講求多勞多得,從業員一般有鬥心,容易受激勵,反之文職員工競爭心態較弱,言語激勵未必管用,可改用循循善誘的方式。

第3招:賦予自主權挽頹護士
某醫院有個別護士視工作為流水作業,交更馬虎了事,沒有向下一更的同事交代好病人情況及注意事項。

專家建議:消極的改善方法是令員工明白工作與自身的關係,沒責任感、欠交帶會帶來後果,積極的做法則是令員工產生「Ownership」。

馮卓祺解釋,有醫院請一批護士開檢討會,讓他們自行找出問題,並設法解決,與會護士更要負責通知因工作無法開會的同事,結果護士間不但互相提點,一同實踐方案,後期還想到微調做法,責任感顯著提高。他補充,企業從上而下推行政策,不宜讓員工覺得自己只是一隻棋子,僱主可邀請前綫員工觀察、試驗後給予意見,員工便覺得備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