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體報導: 調理臟腑 減肥基本法

2013/06/26

媒體報導: 調理臟腑 減肥基本法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 副刊 – C8

日期: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標題: 調理臟腑 減肥基本法

資料由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銅鑼灣中醫健康中心註冊中醫師劉秀華提供

   
媒體報導: 經濟日報 - 調理臟腑 減肥基本法
 

又到夏天,在沒有太多衣服的遮掩下,身形如何即無所遁形,為此有人臨急抱佛腳,尋找不同方法務求令自己在短時間內成功修身。

在中醫學上,肥胖的成因有不少,但不論成因為何,總會對臟腑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處理肥胖的大原則,均以調理臟腑為重點。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銅鑼灣中醫健康中心)註冊中醫師劉秀華指出,肥胖人士往往愛好肥膩、生冷、甜食等,多食會損傷脾胃,令消化功能紊亂,減慢食物轉化為能量,拖慢代謝功能。肥膩重味又能滋生濕熱,使膏脂化為痰濁蓄積體內,形成肥胖。如經常久坐、少活動的人,會引至經氣運行減慢,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響基礎代謝,使水濕內停及形成肥胖浮腫。

正因如此,中醫學認為肥胖人士的體質有一個共通點是「脾胃受損、消化功能紊亂」,病理主要為「多痰」和「少氣」兩方面。「由於肥人一般多痰而經阻,氣也不運暢,所以『多痰』和『少氣』在肥胖症形成過程中互為因果。」她指出,脂肪積聚可致氣滯瘀阻,致使痰脂滯留周身皮膚之間、腹膜之中、臟腑之內,產生肥胖症繼發的各種代謝綜合症如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壓等。

肥胖亦為衰老的表現,在中醫理論中與腎氣虛衰關係密切。「腎為先天之本,又為水臟,能化氣行水,中年以後,尤其是更年期或產後的婦女,腎氣由盛轉衰,身體轉化水濕的功能減退,痰瘀漸生,濕濁內聚,產生所謂『單是飲水也會肥胖』的狀況。」

不同證型 症狀有異
另一方面,肥胖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繼發症狀,例如:糖尿病、下丘腦性肥胖、垂體性肥胖、甲狀腺功能低下性肥胖、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性肥胖及其他病理原因所引起的。「中醫認為久病之人,可見氣血陰陽虛衰,氣血運行無力,陽虛則陰寒內盛,血行澀滯,痰瘀濕濁內生,繼而形成肥胖。」

中醫學也強調情緒的平衡,有賴肝對氣血疏泄功能是否暢順。如精神緊張、長期壓抑或易怒等,都會使氣血鬱滯,牽連脾胃功能受影響,產生食慾不振,或暴食不知飽等反常情況,甚則長期反覆胃脹胃痛、頭痛失眠、體形肥腫難分。

劉醫師表示,在臨床上,肥胖症可分為以下5個症型:
脾虛濕阻—特點: 肥胖浮腫、神疲乏力、肢體困重、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爛等。
胃熱濕克—特點: 形體壯實,經常口渴,時感饑餓、食慾旺盛,肢重怠惰,便秘或大便不爽等。
脾腎陽虛—特點: 體形腫脹、顏面虛浮、易頭暈畏寒、疲乏無力、動則氣短、食慾不振、腰膝冷痛。
氣滯血瘀—特點: 形體豐滿、面色暗啞、胸悶肋脹、夜寐不安、大便秘結,舌色暗紅或有瘀斑。
陰虛內熱—特點: 形體肥胖、身烘熱、易汗出、常口乾、多食易饑、大便秘結。

治療重點:標本同治
治療肥胖症,中醫師會首當明確患者肥胖的致病原因,對治療的選擇、預後的判斷都有幫助。如果是繼發性肥胖,即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肥胖,其治療重點是針對原發病。若為單純性肥胖,如因其主要病機是脾虛痰濕偏盛,要調理脾胃,並以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為大原則。病機之根本為脾胃功能紊亂、痰濕內生,治療原則以健脾化痰、利濕、通腑為總則。肥胖日久,脾病禍及腎臟,又以益氣補腎,溫化水濕為治。「中醫治療肥胖症在於標本同治,治本以恢復脾胃及失調的臟腑功能,瀉實是除去體內停聚的濕毒、痰熱及多餘膏脂,減輕體重,達到持久之效。」

她又表示,合理飲食調理也是肥胖症治療的基礎,現代藥理學研究已證實有些中醫藥不但能夠減肥,同時也可調節血脂和降血糖,例如枸杞子,可降血糖、降膽固醇,還有抗氧化抗衰老之效。另外,中醫針灸及耳穴按壓在治療肥胖症上也有獨特的療效,如腹針治療,便可達到局部與整體並重,在重點肥胖部位施針,有利迅速起效,整體調理可促進代謝,治療致胖病因,達到鞏固的療放。還有耳穴按壓法,患者每日在醫師貼上藥貼的相應穴位按壓,從而達到抑制食慾及調節內分泌功效。

肥胖VS水腫
經常有人將肥胖與水腫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有分別。劉秀華中醫師指出,肥胖症的病機是脾胃失司、痰濕內生形成肥胖,而水腫病的病機是肺失通調、脾失轉輸、腎失開合、膀胱氣化不利,導致體內水液停而成水腫。雖然在病機上兩者都與脾失健運有關,但在醫學上病理性的水腫多與腎病、心臟病、內分泌失調關係較密切。

她說:「病理性水腫的治療重點是針對原發病的治療,而肥胖症的水腫症狀,也不能單純用袪水的食療,盲目袪水可導致水液流失過量引致代謝減慢的反效果。」又例如脾腎陽虛型的肥胖症,治療除要溫陽化氣利水,還需兼補脾腎,才可以標本同治,否則一停藥,身體又會再度虛浮腫脹。

【瘦身茶飲】
美顏瘦身茶
功效: 補益肝腎、降脂通便。
適應症: 體形肥胖、面容乾枯、多食易飢、大便秘結。
材料: 制何首烏、枸杞子、山渣、決明子各10克。
製法: 清水3杯,將全部材料煎煮20分鐘,稍焗片刻後過濾取汁,每日分兩次,早晚飯後飲用。
禁忌: 脾虛腹脹便溏者不宜。

益氣瘦身茶
功效: 益氣健脾、降脂利水。
適應症: 體形腫脹、顏面虛浮、食少腹脹、大便偏爛。
材料: 黃芪及茯苓各15克;荷葉及山渣各10克
製法: 清水3杯,將全部材料煎煮20分鐘,稍焗片刻後過濾取汁,每日分兩次,早晚飯後飲用。
禁忌: 感冒、口乾舌燥、便秘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