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体报导: 「生命这好家伙」 共谱生之曲 不限时候

2013/05/14

资料来源:

Health Action 健康动力 - 专题报导 - 20-21页

日期: 2013年5月
标题:

「生命这好傢伙」 共谱生之曲 不限时候

访问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医疗健康服务临床心理学家许子頴

媒体报导: 健康动力 - 「生命这好傢伙」 共谱生之曲 不限时候

恶性肿瘤每年夺走1万3千多名患者生命,是香港头号杀手病。
癌症的可怕之处不独其致命的能力,更令人恐惧的是确诊的消息,好像忽然把死亡放在患者面前。既知道生死有命,但如何才能帮助患者正面看待,依旧活得精彩呢?

理论上,在面对致命疾病的衝击时,患者会经历5个阶段—1) 否认: 认为检查出错而不接受现实;2) 生气: 埋怨上天不公平,而怒气可能会投射到家人或医护身上;3) 讨价还价: 希望寻求不同疗法来争取痊愈机会:4) 抑鬱: 情绪因病症或生理上不适变得低落,亦因绝望而变得悲观;5) 接受: 明白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人生阶段,能把握机会、珍惜现有的。不过理论归理论,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医疗健康服务、临床心理学家许子頴坦言,现实之中患者的心理状况大多是一片混乱,或会出现焦虑、紧张、内疚等感觉,在複杂的情绪中,很难以单一阶段去形容慨括患者的心情。

沟通带技巧 患者受安慰
正因患者心理大受打击,家人的同行和支持便成为患者重要的支援。许子頴道: 「支持可以是实际支援,在病患之中,患者的起居饮食、自理能力会随著病情恶化而逐渐下降,如果家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协助及照顾患者,已经能给予很大的帮助。另外是心灵上的陪伴,例如当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化疗、电疗,陌生的环境会带来不少恐惧,若家人能够陪同患者前往医院,亦是一个很大的支持。」此外,交谈是疏导情绪的好方法之一,透过说话,患者可以抒发不同的感觉如担心、紧张,藉以调节自己的情绪。相反,如果对死亡有过多的忌讳,愈是抑压愈是不说,患者要独力面对更多的事,只会令情况变得更差。不过在与患者的倾谈之中,有些技巧是需要特别注意,以免弄巧反拙。

安慰-跟著患者步伐
「不要那麽消极」、「或者有治疗的方法」、「不要这样沮丧,要有战鬥力对付病魔」,这些看似是很正面的鼓励说话,但在不适当的时候表达,可能令患者感到不被谅解。许子頴解释,知道坏消息後,不少家人因为不习惯面对患者的负面情绪,便急於鼓励他们振作和坚强,然而患者听在耳里,反而会觉得健康的家人不明白自己,继而不愿意表达自己,自我孤立。家人应该多聆听、少说话,多一点陪伴与认同、少一点强求,让患者有空间去消化患病的消息,直至他们自己找到正面思考的方法。

与患者倾谈 叁项重点
尊重-坦白交待病情
受传统及文化影响,每当谈及病情时都会有许多禁忌,觉得难以启齿,又害怕坏消息会打击患者的生存意志。原来大部分患者都想清楚自己的治疗进度、身体状况,甚至希望参与丧事计划,所以当患者表明想知道病情时,家人不应瞒著不说;如果患者表示不愿处理任何与病患有关的事情时,家人就可以选择性地交待情况。

调整-流露自然情感
亲人患病,家人感同身受,情绪有起伏实在正常不过。许子頴指出,家人宜先管理自己的情绪,让真实的感觉自然流露,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之中。极端一是过分理性; 有些人由於责任感使然,努力要求自己保持理性,甚至乎不让自己哭泣,事实却是把自己武装起来,这种冷静好可能变成冷漠,令患者觉得不自在。另一极端是不能控制情绪: —面对亲人身上的危疾,有些人会因为捨不得、害怕而呼天抢地,但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

回顾一生 完成心愿
离开否认、逃避、愤怒的阶段,直到最後接受现实,绝对非一蹴而就的结果,先不说患者在混乱之中,会在各个阶段中反覆遊走,即使这一刻接受,下一秒也有机会否认,然而要正面面对死亡,患者也需要适当的空间,欲速则不达。有些机构举办生死教育课程,希望帮助患者回顾生命,整理人生,明白生命的终结也能无憾,不觉可惜。课程也鼓励患者把握时间,完成心愿如原谅、表达爱意等,坦然地走过最後一段路程。

行动改变心态
许子頴表示,要正确地看待生存和死亡,不单是晚期患者需要做的事,其实每个人都应积极地享受每一日—所有人都是一天一天走近生命尽头,只是有些人觉得近一些,有些觉得仍很遥远而已。若要正面看待生活,学懂珍惜,就要调整心态,其中可透过不同方法来改变。

  • 亲亲大自然:
    在医生许可的情况下,带患者离开病房外出走走,欣赏美丽的大自然,享受一下心旷神怡的景色,心态亦较易转变。

     
  • 助人为快乐之本:
    如前所指,交谈有助整理个人的思想和情绪,故此患者可多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 乐於分享:
    如患者身体状况尚好,可以帮助打理简单家务,甚至做义工,在作出贡献时可一洗病症令自己一无是处的错误观念。

     
  • 静观练习:
    透过呼吸、身体扫描及伸展、意像松弛等练习,学习接纳现况和活在当下,让患者能以平常心去面对每天的生活。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医疗健康服务-临床心理服务
地址:九龙观塘翠屏道3号9楼 (观塘) / 香港铜锣湾礼顿道119号公理堂大楼19楼 (铜锣湾)
电话:2191 2299 (观塘) / 2856 2330 (铜锣湾)
电邮:health@cfs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