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照顧

牙齒及口腔衛生

牙齒對我們十分重要,它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用以咀嚼食物,能把食物切碎令我們容易吞嚥及消化,維持一口健康的牙齒及良好的口腔衛生除了儀容整潔外,更能令我們感受食物的美味。

 

除了每天至少早晚刷牙外,每次刷牙時間不應少於2分鐘,也應使用牙線作清潔牙縫的位置,如可以的話進食後可以漱口以作簡單清潔。另外,建議9個月至1年或根據牙醫的建議洗牙以減少牙石的形成和保持牙齒及口腔衛生。

 

服務使用者及舍友在保養牙齒上會遇上困難,而衞生署2021年7月公布,「護齒同行」計劃延續服務三年(至2024年),繼續為18歲或以上的智障成年人士提供免費牙科服務。當我們為服務使用者檢查牙齒時,普遍發現有蛀牙及牙石問題居多,故單位護理組會為需要的舍友及學員申請上述服務及作推廣,現較主要跟進舍友的牙科覆診,希望能讓更多服務使用者受惠。

 

現因疫情關係未能一次過帶多位服務使用者到診所,未來亦希望能舉辦到牙科保健,能使每位服務使用者在參加年度內會被安排到牙科診所接受口腔檢查及治療,並按需要獲安排覆診。

 

 

尚恩照顧您

尚恩家舍是一間中度智障人士院舍,大部份舍友的護理照顧需要相對較少,在這裡居住的舍友都很能照顧自己,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同事口頭教導及輔助的形式,鼓勵舍友盡自己能力去做,例如:摺衣物、整理床單和個人梳洗等等。

 

護理服務方面,我們會根據每個舍友的獨特需要、身體狀況、年齡、服藥狀況、認知程度、家屬期望及醫療背景等等,為他們訂立個人護理計劃,促進及保持身心健康,強化身體肌能,減慢的退化情況,從而提升舍友的生活質量。

 

除了為每位舍友制定個人護理計劃外,護理方面也涉及日常起居飲食、健康照顧、藥物、個人及環境衛生、身體肌能訓練、安排院舍外展醫生到診服務等等。在膳食方面,家舍會留意舍友有否食物敏感、吞嚥情況及其他特別身體狀況。廚務同事會為痛風患者安排低普林餐,另為部份舍友安排不同程度的碎餐甚至糊餐。

 

此外,家舍亦會安排外展醫生每星期一至兩次到訪為有需要的舍友診症,當舍友不適時可盡快得到治療及照顧。外展醫生每年會為每位舍友進行身體檢查,職員可更掌握舍友的身體狀況,提供最合適的護理及照顧服務。醫生亦會定期巡視家舍的環境,檢視衛生狀況和相關措施,並提出改善建議,讓我們能夠提供更理想的家舍環境。

 
 

 

 

疫苗資訊站

 

隨著全世界面對COVID-19大流行的挑戰,我們近一兩年都經常聽到疫苗這個詞語,好像大眾市民開始關注疫苗這個東西。不過這次不是說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而是每年衛生署也有推廣的季節性流感疫苗。

 

什麼是流感?

我們常常說流感,其實它的全名是季節性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香港,流感一般於一至三/四月和七、八月較為流行。

 

傳染途徑

流感病毒是透過飛沫傳播的,如由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亦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

 

預防方法

除了保持個人及環境衛生外,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能安全和有效地預防季節性流感和其併發症。根據衛生署建議;除有已知禁忌症的人士外,所有年滿6個月或以上人士均建議接種流感疫苗,以保障個人健康。一般建議在每年秋天時份接種流感疫苗,接種疫苗後約兩星期,體內便會產生足夠抗體對抗流感。

然而,加上COVID-19的疫情持續,接種流感疫苗則可減輕/減少若同時患上兩種病時出現的併發症。

最後,除了接種疫苗,保持個人及環境衛生外。我們都需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及充足休息,建立一個良好的身體,去抵抗不同的挑戰。

 

跨專業服務

 

為使各服務使用者得到更適切的照顧,本單位已由不同的專業人員,包括社工、護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組成跨專業服務團隊,為所有服務使用者度身訂造個人照顧計劃,務求透過不同專業的介入,了解服務使用者的需要,再配合不同的治療方法、生活技能訓練及輔導,期望令各服使用者有更美滿的生活。

另外,跨專業服務團隊亦會與各家屬保持良好溝通及聯絡,當家屬對服務使用者的照顧有任何意見,歡迎與團隊溝通,讓團隊更能制訂合適的計劃,讓家屬感到滿意。

 

職業治療服務 — 主要是透過運用專業器材,以及專業的復康知識,於舍友及學員的自理、工作及休閑生活方面,增加獨立能力,或是減慢年長學員的退化。另外,職業治療師亦會檢視家舍及工作環境,期望透過改善環境,令學員有更高的生活質素。

  

 

言語治療服務 — 主要是為有溝通障礙 (包括聽、說、讀、寫)及吞嚥障礙的學員而設,透過專業評估及診斷,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期望學員能改善溝通能力,以及有享用更高的飲食質素。言語治療師亦會舉辦一些教育講座予學員及家屬,期望各人能獲得更多相關知識

。 

 

臨床心理服務 — 單位與社會福利署臨床心理服務組合作,提供每月一次的臨床心理咨詢服務。臨床心理學家主要是透過心理學的知識,了解、預防及舒緩學員心理上的困擾及心理疾病。與精神科醫生不同,臨床心理學家並不會使用藥物作治療工具。

 

 

減肥迷思? 瘦也不一定健康? 什麼是體重管理?

數字不等於一切,讓我們認識自己的身體

 

是否很多時候大眾都較偏好於身形較纖瘦的人呢?認為瘦才是美?甚至在外國曾有報導稱有模特兒公司會在患有厭食症的治療中心找相應的人選。但隨作時代轉變,在現今社會每人對美的定義也有所不同,美不再單一,是多元化,身形的不同只是代表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無論你是瘦或胖,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能支持自己繼續走下去,讓我們一起認識自己。

 

體重管理如簡單去理解是做一些行為令自己維持在健康水平,而每人的健康水平也不同,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