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親子專題: 因材施教-孩子氣質知多少(上)

2011/12/12

親子專題: 因材施教-孩子氣質知多少(上)
 
資料來源: Classroom Magazine Online World - 家長專區 - 教子有方 - 親子關係
日期: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標題:  因材施教-孩子氣質知多少(上)
參考網址:  請按此
  撰文: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許子穎女士
 

教養孩子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父母的性格和管教模式(Parenting styles)會影響孩子,孩子的氣質(Temperaments)亦會影響父母。如果你有多過一個孩子,可能你亦發現早在嬰孩時期,兩個孩子的反應和性情都可以有顯著的分別。這些與生俱來的氣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透過與環境和其他人的互動,會逐漸塑造出孩子的性格(Personality)。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父母能多了解孩子的氣質,敏銳留意他們獨特的優點和需要,從而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及管教方法,那麼親子相處也會減少許多矛盾,變得輕鬆愉快一些!

以下是一些心理學家衡量孩子氣質的指標,父母可從這些方向了解孩子的特點:

1. 活動量 (Activity Level)
有些孩子比較活躍,常常都手舞足蹈;有的則偏向文靜,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精力充沛的孩子容易使父母感到疲憊和煩厭,但父母需要明白孩子並不是故意「冇時停」來激怒自己,並需安排各種合適的活動讓孩子宣洩精力,尤其在一些需要孩子長時間參與的聚會和場合,父母要預先準備一些安靜的活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容許孩子有一個「小休」時間外出走走。相反,活動量低的孩子在照顧上可能相對輕鬆一些,但也可能因為動力太低反應較慢而使父母不耐煩。父母最好預留足夠時間讓孩子完成他的任務和活動,否則匆忙之間孩子容易感到壓力,親子之間也容易起衝突。

2. 規律性 (Biological Rhythm)
有些孩子的生理時鐘較規律,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進食和睡覺,讓父母照顧起來也覺得較輕鬆。可是從換個角度來說這些孩子對生活常規卻可能彈性不足,面對轉變時可能較難適應。另一類孩子則相反,總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喊肚餓或疲倦,讓父母感到難以捉摸!父母在可以控制的範疇內盡量配合孩子的規律,但更重要的是隨時作兩手準備,以應付孩子突如其來的需要!

3. 趨避性 (Situational Approachability)
面對新的人或物,每個人的反應都不盡相同。例如有人客到訪時,有些孩子會躲進房間裏,有些卻雀躍地繞著客人團團轉。又例如去到一個新的地方,有些孩子會急不及待四處探索,有些則會靜靜地在一旁小心觀察,然後才會踏前一步。這種在第一次遇到事物時所表現出來的接受或是退縮的態度,稱做「趨避性」。對於「趨向性」高的孩子,父母可著重建立他們正面的社交技巧;相反,「迴避性」較高的孩子的父母則應該多給時間孩子做觀察和反應,避免取笑孩子為「細膽」,他們只是慢熱一點,喜歡深思熟慮而已。

4. 適應度 (Adaptability)
這是指孩子在面對轉變時的適應能力。適應度高的孩子能較彈性地生活和面對各種突發的改變,做起事來也可能較即興。父母在管教時可能需要加強清晰的指示和提醒,以幫助孩子建立穩定和良好的習慣。相對來說,適應度低的孩子可能會較固執和刻板,面對轉變時會顯得不安或發脾氣。父母要多點提前做好「預告」,讓孩子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作好心理準備,避免忽然改變計劃。

5. 反應強度 (Intensity of Emotion)
有些孩子在遇到不如意時會哭得驚天動地,有些孩子則只會低頭飲泣。孩子的反應強度常常挑戰父母的耐性和觀察力。例如,反應強度高的小孩發脾氣時,父母容易不自覺地提高聲量應付他,演變成更吵鬧的局面;但這些時候其實父母更應該保持平靜,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如何控制自己及疏導情緒。另一方面,面對反應強度較低的孩子,父母可能會難以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和喜好,因而感到摸不著頭腦,甚或忽略了孩子的需要。這類父母需要更加敏銳觀察子女,主動傾談,幫助子女探索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由於篇幅所限,還有四點氣質留待下回分享。〕

 
 
如對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醫療健康服務-臨床心理服務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191 2887或電郵至 health@cfsc.org.hk本會將儘快與閣下聯絡。
 
按此瀏覽中心網頁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醫療健康服務-臨床心理服務
地址:九龍觀塘翠屏道3號9樓
電話:2191 2299
電郵:health@cfsc.org.hk